张志安《今日不垂钓》 :爱此青山静,树石寂无声。小溪流泉细,鱼游水中云。今日不垂钓,天地有仁心。
文:顾伟南
我写的《张志安<这是为何?>图赏析》发出后,很多人转发。《宜兴日报》原副总编岳鹏同志转发后,南京农业大学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宗良纲教授在微信评论栏中说“我也注意到张老师画画主题关注环保,也专门在报刊撰文写过评鉴文章,后来先后两次邀请张老师来我们南京农业大学举办环保主题书画展,展览作品我自己付润笔费收藏了。”我找出宗良纲教授写的一篇短文,和文中写到的一些志安先生的一些画作,与大家分享。

▏张志安《之后不再捕蛙》 :童年祖母讲故事:一晚祖父梦见一群穿花背心的人跪在跟前求生,祖父惊醒,忆及白天曾抓青蛙半篓,于是起床,将青蛙全部放归自然。之后不再捕蛙

▏张志安《人们说我功劳大,菜市哪日不卖蛙?》
画家笔下的生态保护
宗良纲
由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张志安先生绘画作品展日前在南京夫子庙尊经阁画廊开幕。张志安先生的书画和散文常见于报刊,而这次展出的60幅国画中几幅颇具环保意识的国画作品特别耐人寻味。他画白日青山小溪,一翁持竿坐于水边不钓,上题“爱此青山静,树石寂无声。小溪泉细流,鱼游水中云。今日不垂钓,天地有仁心。”画家觉得鱼在水中悠然自乐,何需人们为嘴上舒服去撒网放钓。有一幅画画仅为两只微趴着的青蛙,题曰:“童年祖母讲故事:一晚祖父梦见一群穿花背心的人跪在跟前求生,祖父惊醒,忆及白天曾抓青蛙半篓,于是起床,将青蛙全部放归自然。之后不再捕蛙。”这种表达方式比单纯讲青蛙的益处要生动得多。另一幅更简洁,一树干上爬着小益虫,题句:“也是地球的子女”,一语道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文转载于《景德镇陶瓷》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