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伟南
画上一簇黄色诱人的枇杷,题句“余幼随祖母居淦头村。家贫,独后园有梨、枣、桔、柚、李、柿、枇杷,思之犹觉甜美。若人可复少,景可复原,余愿为五岁儿回淦头村矣。”无忧无虑是童年,先生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为了让读者更深地了解志安先生此画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我把先生2004年发表在《景德镇陶瓷》上的一篇短文转载如下:

《分给你一份快乐》
张志安
我童年随祖母在农村,那可真是好地方。三面临水,树木掩映,平田间沟溪纵横。我天天随祖母下地:种菜、施肥、摘辣椒茄子丝瓜南瓜苦瓜刀豆、拔萝卜、割青菜芥菜。而后园,则是桃李杏梨枣桔柚柿栗枇杷俱全。祖母喜欢养鸡,一大群。早晨打开鸡窝,鸡们直向后园欢快地冲去。而最好玩的,莫过于母鸡带小鸡了。这些后来都融进了我的笔底。
我家乡四时都是很美的。春节过后不久,后园的果木全开花了。颜色形态各不相同,争芳斗艳,清香四溢。竹篱边,许多小笋破土而出。时至四月五月,细雨连绵,老树桩边,会突然冒出一大片蘑菇。而大榆树上,随着老枝老干,又环生出许多黑木耳。夏天,知了叫了,八里荷塘繁花似锦。夏夜,随祖母坐在后园的石凳上,星月皎洁,凉风习习,纺织娘、金铃子,在篱落边唱着好听的歌。入秋,那更是美好的收获季节,摘棉花、割豆子、割晚稻、摘桔子。随便你走到哪里,拿起桔子就吃:“老表,今年收成好?”“好,好。我的桔子甜,多尝两个”。而冬天,狮子龙灯彩船、迎神、庙会、走亲戚、点雪灯。在记忆里,那都是梦一般美好。似乎,赛过桃花源里人家。
我总是感到,我和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十年面对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春种秋收,鸡鸣犬吠的大自然,心境平静而悠然。当我为文作画,这数十年天天目睹的一切,便如幽泉般汩汩淙淙,静静地从心底流向笔端。从不断流,从不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