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画作《池塘好江海好》(尺寸34㎝*34㎝)
文:顾伟南
鳜鱼是古今画家常画的题材。鳜鱼又称桂鱼,主要生活在底层水域,通常以小鱼小虾为食,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这种鱼在自然水域中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显得珍贵(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多是人工养殖的了)。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中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就是赞美的这种鱼。鳜鱼的形状,潘天寿曾在1926年画的《鳜鱼图》有题:“鳜鱼,巨口细鳞,色青微黄,有黑斑,腹淡白,味甚佳美。”
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著名画家都画过鳜鱼图。
许多画家画鳜鱼多取唐诗“桃花流水鳜鱼肥”之意,有些干脆在画边录上“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而志安先生这幅鳜鱼图,则寓思想性。先看画面上的两条鳜鱼,似乎在一边游,一边思。看画家在画上的题句,才明白画家是以物拟人,把现代职场人的矛盾纠结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日日池塘里,
亦思江海无?
日日江海里,
亦思池塘无?
思忖依旧池塘好,
江河湖海风浪多。
思忖依旧江海好,
池塘何以展宏图?
志安先生这幅小品鳜鱼图是中国画中典型的传统文人画。文人画不同于一般的画,文人画有时最耐读的地方在边款里,廖廖数语尽显画意。现代职场人士观赏此画时,看完画的边款往往会会心一笑。
这幅小品画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志安先生在画鳜鱼的“巨口”时,只用了两条线条。非常佩服志安先生的造型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