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兴市古南街紫砂文化有限公司】的官网!
 
 
  
青瓷的装饰艺术

文/徐飞

该文发表于2002年江苏陶瓷第一期 p44-45页

    瓷器是我国人民的发明之一。它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商代原始青瓷的出现,经过了漫长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渡阶段,最后进入东汉时期,我国才烧制出胎质比较纯净、釉色青黄、厚薄均匀、烧结较好的成熟青瓷。青瓷在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青瓷的最早装饰手法也许就是刻划花,一直沿用至今。利用青釉的透明性以刻、划、印、镂孔等手法作装饰。常见的纹饰题材有花卉、人物、凤鸟、云龙等,形象生动活泼。刻花工具多以单线细刀,直划纹饰的效果偏多。由于纹饰结构谨严、疏密得当,因而不觉刀法单调。尤其是利用塑性好的粘土在器皿上进行主体纹饰的堆塑,再配上粗细线条的刻划,更觉得粗中有细、放中有收。对比之细刀线显得更为精细流畅,收到丰富的装饰效果。这些都是古代窑工们的杰出创造,目前青瓷最主要的装饰方法仍是刻花,是继承传统的手法,根据现有的材料,不过不同于古代。

    古代制作的手法是先通过手工拉坯拉出所需的器皿,直接在器皿身上进行刻划花纹,或用粘土进行堆塑。而目前的方法是在做好的子模上进行装饰,刻掉多余的部分,留花纹图案,制作母模,再浇注成型。用于在石膏上进行刻划,可以深刻,细刻,精心雕琢,纹饰具有浅浮雕式的性质。纹饰凹处可以积聚更多的釉层,使积釉部分颜色变深,青味更浓,以使纹饰的黑白反差效果显著加强,从而收到响亮的装饰效果。除传统的刻划花以外,南宋的龙泉窑成功地利用还原焰烧出了粉青、梅青等名贵瓷器,成为青瓷中的杰出典型。

    追求釉子的莹润肥厚,利用釉子作装饰,釉放得很厚,追求一种雾光效果。古代的龙泉窑就曾经有过这种创举,这类美如碧纹的青瓷具有一种柔和、含蓄不刺目的所谓酥油光,和丝绸般具有柔和闪烁的效果。由于釉子的失透,所以很少见到配以凹刻的纹饰。相反,把纹饰作浮雕式的凸出(即所谓出筋)使釉在凸出部分呈色较淡,线条清晰会得出理想的装饰效果。宜兴青瓷有些器皿上出现的红色斑点,这是利用铜作添加剂,加添在青釉的表面上,在宜兴习惯上称为窑变,是青瓷的又一大特色,对不进行刻花装饰的厚釉失透性青瓷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的出路,厚釉在高温带动了铜点的流动使之不觉得呆板,于是产生了一种华丽的装饰效果。

    另外,青瓷中有二种不同的胎质,一种是白胎青釉就是上面介绍的普通青瓷器,另一种是紫红色的胎,类似于紫砂颜色,这类胎质含铁量重,由于含铁多的胎具有厚重、光泽柔和的感觉,与光泽明亮的青釉形成强烈的质地对比,所以裸胎的地方进行装饰,上釉之前用特殊的纸把装饰带遮盖进来,再上釉,完毕后剥取纸,带有装饰的地方就成了露胎,故意让无光泽重颜色的花纹与青碧如玉的釉面形成质感肌理的对比产生别具一格的风味,目前又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法,在含铁质较重的胎质上用特殊的刀具刻上精细流畅的线条,组成各种精美的图案,等器皿烧成后,镶以雪白的银丝,能使器皿显得非常华贵富丽,这种镶银丝的方法是受紫砂上镶银丝方法的影响而带到青瓷上来的。

    工艺师们也积极创新,努力开拓,采用了一些趣味性的装饰,利用天然树叶叶脉作的装饰,首先把树叶腐蚀,只剩下完整的脉络,再把完整的脉络印在坯体上,乘湿时印上不同的树叶有不同的叶脉,一片或几片叶子的巧妙组合,最后施上透明的青釉,有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美感,能产生一种极柔情的情调,并且能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无穷的联想,我要说它象诗、象画、象音乐……,另一种用很细的铜丝作装饰,就是所谓的铜红效果吧,先在器皿身上刻下所需图案化的凹槽,把细铜丝埋进去,再施以青釉,待烧出以后在所埋铜丝的地方就会出现类似于缸豆一样的红色,比窑变的红鲜亮纯净,这样的装饰适用于较小的器皿,象一些小摆设如小花插鼻烟瓶之类的器皿,能取得非常美好的效果。
哥窑是以其碎裂纹作为装饰特点的青瓷,由于工艺处理不同造成外观效果的差异,人们用各种形象化的词句来形容它,目的在于强调或区别它们之间的特点,譬如,把和冰面的裂痕相似的碎纹叫做“冰裂纹”,细小而密集的碎纹叫做“鱼子纹”,粗的叫“柳叶纹”,象在砂地上留下蟹爪痕叫“蟹爪纹”,有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作“金丝铁线纹”等等,的确它的自然开裂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开裂线条,流畅地在水一般的青釉上来回地穿插,并进行着大小疏密块面的分割,随着器皿形体的起伏,线分割的空间产生了抑扬顿挫的美丽的韵律和节奏。

    由于理化机理的差异,导致了质感肌理的多样化,人们利用了这种特定的自然美的质料,巧妙地利用这种“工艺缺陷”变无意为有意,采用了与此相适应的艺术处理手段,在器物上染上墨渗透到裂缝中,加强了这种画工们所望尘莫及的天然碎纹构成效果,使这种碎纹的美更加引人注目,给陶器平添了许多美感,与它所结合的器形很少进行雕饰方面的加工,器形本身也是尽可能地精练和单纯,因为繁琐和复杂的形体和雕饰相反会破坏或减弱对碎纹的注意,从而限制了裂纹施展的余地,致使“质料”和“形式”得不到统一,“形体”与“装饰”相互干扰抵消,达不到艺术作品有机完整的要求。
工艺缺陷并不等于艺术缺陷,工艺上的局限性并不等于艺术上的局限性,工艺特色的出现,必然导致了艺术上对这一特色的追求,人们在理解和认识工艺特色的同时,以各种方法去充分表现这一特色传给人们的崭新奇异的艺术境界,从而满足人们在审美方面的需求,历史上许多极富特色的青瓷佳作,都是因势利导解决了“工艺缺陷问题”。

    以上是目前青瓷装饰艺术的主要手法,除上述所叙外,象喷花、刻瓷、丝网印花等新工艺、新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青瓷的装饰将开辟更为广阔的领域,但我们不能放弃优秀的传统,民族的特色,而需继续发扬光大。

已阅:1946  发布时间:2002-01-20  发布人:徐飞
最新公司新闻
顾伟南收藏系列展开幕
顾伟南被授予政协委员十佳优秀履职奖
参加政协会议期间顾伟南和李守才合影
古南街文化公司2023年一季度工作概
顾伟南论文获奖
学习二十大精神
参加工商联主席(会长)会议
顾伟南参加政协常委会议
最新研究中心资讯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工艺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工艺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工艺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作品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作品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作品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作品赏析(
【古南街收藏】宜兴均陶堆花作品赏析(

公司办公地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陶都陶瓷城H12原阳光书店(214221)
联系人:顾伟南  
手机:13961589668
微信:古南街 18806152865
E-mail:ygsd200@163.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官网

版权所有:宜兴市古南街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s (c) 2012-2023 www.gnjzs.com All Rights Reservered.  苏ICP备12057194号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42号 技术支持:家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