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平于2012年冬于天宝斋
张海平: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天宝斋紫砂创作室负责人
徐飞是我少年时的画友,89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在轻校期间就经常性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张志安老先生多次为他的画展作序。
2007年跟随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丁方教授研习油画创作,2009年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后,风景画创作的激情喷薄而出。继2011年春“蜀山情”与2011年夏“蜀山印象”两次画展后,又连续推出了第三次“江南雪”系列风景画展。一年内创作了上百幅风景作品,其勤奋程度令人赞叹不已。细细品味他的作品,你会发现这些景是我们蜀山人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蜀山周边的风景,尤其是百米长的沿河民居,是作者翻来覆去不厌其烦描绘的情缘。接下来的疑问是,那些衰败的景致真有这么美吗?其实作者早就超越了表面的记录与自然主义的复制,而是在挖掘绘画最有魅力的部分,通过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色彩营造作者赋予风景画的另种意义。那种意义也许是作者自身内心的秘密,那是代表他自身真正感觉的存在,或许谁都无法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属于他天份上的、素养上的品质。有人云,画如其人,我认为一点不假。
从作者喜欢表现的题材我们会发现,那都是一些细微的事物。古老的街道、山后葱茏的树木、午后的阳光、雪后的静日,他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融入表现的对象之中,从而使画面变得活跃而富有生气。尽管是同一个景致,作者却用了几种不同的色调,忧郁的色调无疑成就了高品位的审美层次。我发现,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翻来覆去画过很多遍,厚涂、薄染、刀刮,一遍又一遍。应当说油画是表现力很强的画种,也是最讲究绘画的技巧,技巧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作者对绘画的理解力。从一周年的三次画展中,我看到了作者绘画的技巧日趋成熟,画面的视觉要素也更加丰富,作品更显个人特色。相信作者将会继续不断的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