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伟南
发表于2012年5月14日《宜兴日报》 2012年第四期《宜兴政协》
今年5月12日,是原宜兴市政协副主席张志安先生辞世二周年纪念日。
张志安先生是知名画家、陶瓷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他为人磊磊落落,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做事无损于人,无私于己,无愧于心;为师四十三年,弟子三千,亦师亦友;作画笔底豪情,胸中逸气,题有思想,墨有清香。而张志安先生的生活则是岁岁忙忙碌碌,日日粗茶淡饭。“海深池浅皆容我,天生地造一布衣”这是张先生的自我写照。
作为张志安先生的忘年交,先生的学问、事业、诗文、品行,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3年丁蜀镇通过财政拔款和民间募集的形式筹集资金对东坡书院进行整体修缮。当时设计在苏东坡的紫砂雕像后用一幅反映丁蜀镇风貌的山水画作背景。有关方面找到张志安先生,张先生二话没说,不顾自己已七十多高龄登上了蜀山山顶写生.根据写生稿精心创作了《丁蜀千古秀》的山水画。峰峦如黛、清溪萦绕、东坡祠堂、显圣禅院、陶的故都尽在画中,为东坡书院的修缮增添了色彩。
2006年,市有关部门在筹备宜兴商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我请张志安先生作幅以商会百年为题材的画。我把想法和张先生一说,张先生把构思和我讨论了一下,立即动笔,画好后,张先生在画上写了“经寒历暑百年到,舞雪飞霜总灿然”的诗句,来祝贺宜兴商会百年大庆。后来这幅画收进了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编的《宜兴商会百年》一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七十九岁高龄的张先生当时正在景德镇搞创作,听到地震消息,张先生立即打电话给阳光书店丁经理让他先垫款一万元代他向灾区捐款。此时的张先生已重病在身,却牵挂着灾区人民。8月2日张先生住进了省人民医院,8月7日进行了手术。我去省人民医院探望,老先生身体虚弱却依旧豁达开朗,让人肃然起敬。
张志安先生在世时,常和我说古论今,品评诗文书画。张先生曾为我画过一幅《品味人生》的山水画,我把张先生在此画上的的题跋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结束也作为对张先生的纪念。
品茶、品壶、品诗文书画,其实都是品味人生。
出污泥而不染,此高洁人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此圣贤人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公仆人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忠贞人生;
士为知己者死,此义士人生;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此革命人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志士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隐逸人生;
晨钟暮鼓,万事皆空,此佛门人生;
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此光棍人生;
阳奉阴违,权钱交易,灯红酒绿,忘乎所以,此腐朽人生;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迷茫人生;
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歌厅舞厅,此浪漫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豁达人生;
旭日初升,霞光满道,万物苏醒,又跑又闹,为衣为食,
招财进宝,忙忙碌碌,从小到老,有苦有乐,好好好好,此常人人生;
不随以随,不随以止,此耿介人生;
得失无忧喜,明智多吉祥,人间有风雨,世态总炎凉,明白就好;
人各有志,和而不同,而品之至高在德,谓之品德,人皆不可或缺,
而有所作为,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